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
通過寫讀書筆記,你可以幫助自己記住書中的內(nèi)容,特別是那些重要的觀點、論點和論證方式。小編給大家分享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參考,方便大家參考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怎么寫。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篇1
《資治通鑒》是北宋文學家司馬光的著作,記錄了戰(zhàn)國到五代的事情,十分精彩,令人百看不厭。
中國古代有去多仁義之士,比如一個叫豫讓的人,智伯對他很好,他也對智伯忠心耿耿,當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很難過,兩次要刺殺趙襄子,都沒能成功,最后伏劍自殺,看了這個故事,我很驚訝,為了報仇,他寧可犧牲自己,雖然這種方法不值得提倡,但是我們是否應該在他身上學到點東西呢?
司馬光的最大貢獻就是撰寫了《資治通鑒》,全書共兩百九十四卷,記錄了歷史的許多重大事件,他寫這本書用了十九年的時間,花了他的大量心血,被奉為儒家三圣之一,這可不是個小稱號,能得到這個稱號的人,太少了。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1、古時候的人比現(xiàn)在的人重情義,講信用,有時候我答應媽媽的`事,比如不粗心也做不到,我真該學習他們。
2、只要做了就做好,司馬光寫了十九年的書一定很辛苦,但是司馬光還是憑借他的毅力留給了后人一部文學著作。現(xiàn)在我正在學習雙簧管,我一定要像司馬光學習,只要做,就要把它做好。
去看看這本書吧,絕對受益匪淺,我要讓這本書伴我成長。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篇2
從小我就和書交了朋友,讀了很多好書。有讓我捧腹大笑的漫畫書;有讓我浮想聯(lián)翩的魔幻小說;有使我身臨其境的科幻書籍……但我最愛的,還是這本史書——《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主要講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到宋朝建立之前的滄桑歷史,其中的改朝換代、風云變化令我感慨萬千。
書中記載的人物很多,我敬佩的人物也很多。例如忠武侯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協(xié)助劉備締造了蜀國;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文韜武略,使當時的封建王朝達到鼎盛;女皇武則天聰慧敏利、膽識超人,可謂是“巾幗不讓須眉”;謀臣張良風華絕代、魁梧奇?zhèn)ィ\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讀史使人明智,令我敬佩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更重要的`是,我應該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用來充實自身,取長補短,將來,才能像這些名人一樣,大有所為!
雖說歷代都有令人欽佩之人,但臭名昭著的人也不計其數(shù)。
秦始皇雖然有統(tǒng)一六國的蓋世功勛,但他的兇狠殘暴也是婦孺皆知的。他焚書坑儒,建造富麗堂皇的阿房宮、雄偉壯觀的長城、縱橫交錯的秦始皇陵……這樣做既勞命傷財,又顯示出了他的荒淫無度。隋煬帝楊廣虛偽暴虐,讓原本的繁榮盛世變得民不聊生,讓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還有請君入甕的來俊臣,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他們遺臭萬年,被世人所唾罵。我應該牢記前車之鑒,《資治通鑒》的本意也是如此。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資治通鑒》不愧是中華史書中的一大瑰寶!它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更讓我謹記前人之事。我決心奮發(fā)向上,勤奮刻苦,以超人的努力去學習,去進步,去報效祖國!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篇3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叫《資治通鑒故事》,這本書講的是從春秋戰(zhàn)國到五代十國之間的故事。這本書是由許多小故事組成的,有:三家分晉、陳勝起義、田園詩人陶淵明等等。
那里面我映象最深刻的是“女皇武則天”,武則天是我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登基最晚的一位皇帝。這個故事講的是武則天是如何從一個平常的宮女到皇帝的故事,中間有很多勾心斗角和爾虞我詐,經(jīng)歷千辛萬苦最終成為了皇帝。
在她做皇帝的十余年里,做的事情有好有壞,好的有:邊防得以鞏固,生產(chǎn)得以發(fā)展,人口有所增加等;壞的有:濫殺無辜,重用酷吏,生活奢侈等。后人對她的評價是功過參半。
在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身染重病,移居長生殿療養(yǎng),同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則天因病駕崩。
這本書的其它故事同樣很精彩,十分值得一讀。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篇4
司馬光與周威烈王論禮,司馬光認為:所謂禮教,在于分辨貴賤,排比親疏,裁決萬物,處理日常事務。禮教的根本所在是用名位來分別稱呼,用器物來分別標志。禮教中最重要的是低位高下的區(qū)分。由此以智家、韓家、趙家、魏家為例,智家之王智瑤有才而無德,最終遭到其他三家聯(lián)合滅族,由此得出治國治家者的確立,需審核德與才,以德為主,才為輔,由此方得長治久安。魏文侯作為一國之君,尊重游士,善用人才,謙于受諫,于是國泰民安,各方游士前來歸順,國立日益強盛,然至此,并未生野心,不接受韓、趙兩國任一方的請求聯(lián)合攻打他國,由此得到兩國尊重,成為三國之首。
我認為秦國的統(tǒng)一,前期有兩大貢獻者,一為商鞅,二為張儀。商鞅所實行的變法等等一系列措施,為秦國的統(tǒng)一提供了經(jīng)濟和軍事基礎,而張儀,四處游說,不懼死獨自進入楚國。張儀以之智謀瓦解了各國聯(lián)合抗秦的聯(lián)盟,并四處游說,以逐個擊破,為秦國的統(tǒng)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期也有兩大能將,一為魏冉,二為白起。魏冉擁立秦昭王,為他除去隱患威脅;舉薦白起為大將,向南攻取鄢、郢兩城,向東開拓地界到齊國,使各國向秦國俯首稱臣。秦國能夠更加強大,都是魏冉的功勞。然而秦昭王聽信范雎添油加醋的讒言,使得秦國失去一員大將。白起自被啟用以來,屢立戰(zhàn)功,為秦國打下了半壁江山,可謂是秦國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而范雎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誘導秦昭王,使得白起不得已白死與外,令人惋惜。
周朝之滅亡,歸結(jié)于其軟弱,安于現(xiàn)狀以及其自負感。周王室從建立以來一直保持著統(tǒng)率諸侯,號令諸侯的.權(quán)利,于是,周王室認為無論諸侯再怎么互相吞并,征戰(zhàn),兼并,也不會去威脅他自身的地位。于是,使得各國的能力日益強盛,而周王室日益衰微。正是因為周王室的放任自如,才使得秦國有機可乘。各國的滅亡,不能歸咎于某一任君主,每任諸侯都有每任諸侯的特點,整個王室之流傳,會在某一時段因為一個王而強大,也會在某一時段因為一個王而衰弱。善用人才,謙于聽勸諫的君主更能使民心歸順,國家強盛,他國就不敢輕易侵犯。而不聽勸諫的君主,往往會把過錯歸咎于士人的身上。荀況說:“國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權(quán)。有道行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樂,大的榮耀,成為幸福的源泉。無道行的人主持,卻帶來大的危險,大的拖累,有君王的地位還不如沒有。等到形勢極度惡化,即使想當一個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了。”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篇5
最近閱讀了一本白話版的《資治通鑒》,隨著閱讀的進行越發(fā)感覺這部書字字珠璣。
《資治通鑒》是北宋多學科通才司馬光花費19年編寫而成的橫跨16個朝代,由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巨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打響了反抗暴秦的.第一槍,但是不到半年陳勝就被殺身亡。司馬光在評價失敗的原因時,分析道首先是陳勝在時機不成熟時著急稱王,再就是濫殺熟人,親近苛刻督查的人,將領(lǐng)們帶兵攻占土地回來,凡是與命令不相和的,就把他們逮捕治罪,從而導致將領(lǐng)、朋友都不親附他。
楚王韓信因勢力過大引起劉邦的不安,進而用計捉住韓信,封了個沒有實權(quán)的淮陰侯。劉邦問韓信他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你不過能帶十萬”,而說他自己帶的兵越多越好,劉邦笑他說:“越多越好,那你為什么被我捉住哪?”,韓信說:“陛下你不會帶兵,但很會帶將”。
公元前265年,秦國發(fā)兵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人要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做人質(zhì)才肯發(fā)兵,太后舍不得,就沒有答應。觸龍勸說:“為什么國君的兒子被封了侯就都沒有好結(jié)果呢?因為他們俸祿豐厚,卻沒有為國家流汗,地位崇高,卻沒有為國家立功。如今您抬高長安君的地位,卻不趁現(xiàn)在您還在時讓他多為國家立功,一旦您不幸去世,長安君將憑什么在趙國存身哪?”趙太后聽后就同意了長安君做人質(zhì)的要求。而《資治通鑒》記載的漢文帝時,吳國太子入京朝見,陪皇太子喝酒賭博,因為賭博爭棋態(tài)度不恭,被皇太子用棋盤砸死。朝廷把吳太子送回吳地,吳王劉濞生氣的說:“天下都是劉家的天下,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何必送回來?”又送回去,葬在長安。喪子之痛最終導致吳王挑起七王之亂。
《資治通鑒》是一本巨著,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guān)系為主,兼及經(jīng)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簡短篇6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些我喜歡的好書來讀,《資治通鑒故事》是其中之一。這本書是根據(jù)我國古代有名的《資治通鑒》改編而成。
《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編年史,作者是我們熟悉的司馬光砸缸故事里的主人公司馬光,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編成這本書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時間。這本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史事,主要資料是政治和軍事,還有經(jīng)濟、文化方面。它經(jīng)過記錄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跡,簡單又生動地告訴人們: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zhí)著等,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在今日仍然可貴,是我們?nèi)松飞纤豢扇鄙俚摹?/p>
《資治通鑒故事》里有許多偉大的人物。司馬光經(jīng)過敏銳的觀察,形象地記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如荊軻刺秦王、毛遂自薦、鴻門宴、七步詩等。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毛遂自薦》這個故事里的毛遂了。這個故事講的是公元前258年,趙國被秦國圍困,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平原君要挑選二十個文武雙全的門客一同前往,挑來挑去還差一人,這時,一個叫毛遂的門客勇敢地推選自我,并憑著機智,威脅楚王,使得楚王答應聯(lián)合抗秦,解了邯鄲之圍,毛遂也所以被平原君奉為了上賓。毛遂勇于展現(xiàn)自我,充滿自信心的品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自我這一點還比較欠缺,所以我應當向他學習。
讀好書不僅僅能夠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并且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啟迪我們的智慧。以后我還要多讀好書,讓自我成為一個有知識、懂事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