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福利视频,高清在线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寫方案網(wǎng) > 方案大全 >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

時間: 新華 方案大全

一個好的方案一般應具備指導思想、目標、步驟、措施、要求等五個要素。如何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這里給大家分享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供大家參考。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1

一、活動設計意圖: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指教師的支持和引導下,運用各種感官,通過主動、親歷的動手動腦的活動,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答案的探究過程。糖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非常喜歡的,而這次的“做中學”實驗是在一次偶然的幼兒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將糖掉進了水里,老師抓住了此次教育契機,不僅引發(fā)了幼兒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糖的變化,激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這次活動屬于現(xiàn)象觀察類活動。對小班幼兒來說,“溶解”現(xiàn)象既無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觀察的。該活動立足于觀察溶解現(xiàn)象的發(fā)生過程,而不是講解糖為什么溶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溶解現(xiàn)象,允許他們通過自己的想象來尋求解釋,對于維護幼兒的好奇心以及養(yǎng)成其思考的習慣是有益的。

二、活動方案及修改意見:

小班科學《糖消失了》(第一研)執(zhí)教:陳夢嬌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糖在水里會慢慢變小慢慢消失,水會變甜。

2.愿意探索發(fā)現(xiàn)不同的糖在水里的變化,并愿意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對探索性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方糖大量、人手一只杯子。

2.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溫開水大量。

活動過程:

(一)探索性話題引起幼兒討論。

提問:1.小朋友,你們吃過糖嗎?喜歡吃嗎?

2.請你說說糖在嘴巴里會怎樣?(變甜、變小等)3.請你猜一猜,把糖放在水里會怎樣呢?

(二)做試驗證實幼兒的推測。

1.教師:糖放到水里到底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個試驗吧。

老師把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里,注入適量的開水,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1)看一看,糖發(fā)生什么變化了?(變小)(2)猜一猜,糖到哪里去了呢?

(3)剛剛還是沒有味道的白開水現(xiàn)在會變成什么味道了呢?

2.幼兒猜測回答后請個別幼兒上前品嘗糖水,并把自己品嘗的結果告訴大家。

教師小結:糖在水里會變小,慢慢的沒有了,水會變甜。

(三)集體操作,觀察糖在水里的變化。

1.幼兒人手一粒糖一杯溫開水操作觀察提醒幼兒注意不把水潑掉,提醒幼兒有耐心。

2.集體品嘗糖水。

第一次討論意見:

1.教師在提問的設計,提問的時機上需不斷改進。

2.有幼兒提出糖為什么會化時,應該讓幼兒對這個問題作出猜測,激發(fā)探索的欲望。

小班科學《糖消失了》(第二研)執(zhí)教:趙青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糖在水里會慢慢變小慢慢消失,水會變甜。

2.愿意探索發(fā)現(xiàn)不同的糖在水里的變化,并愿意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對探索性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方糖大量、人手一只杯子、攪拌棒若干。

2.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攪拌棒一支、溫開水大量。

活動過程:

(一)探索性話題引起幼兒討論。

出示方糖。

提問:1.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嗎?吃起來是什么味道的呀?

2.請幼兒品嘗小塊的糖。

提問:糖放到嘴巴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變甜、變小等)3.請你猜一猜,把糖放在水里會怎樣呢?

(二)做試驗證實幼兒的推測。

1.教師:糖放到水里到底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個試驗吧。

老師把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里,注入適量的開水,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1)看一看,糖發(fā)生什么變化了?(變小)(2)猜一猜,糖到哪里去了呢?

(3)剛剛還是沒有味道的白開水現(xiàn)在會變成什么味道了呢?

2.幼兒猜測回答后請個別幼兒上前品嘗糖水,并把自己品嘗的結果告訴大家。

小結:糖在水里會變小,慢慢地融化到水里面去了,水會變甜。

(四)集體操作,觀察糖在水里的變化。

1.幼兒人手一粒糖一杯溫開水操作觀察。

2.提醒幼兒注意不把水潑掉,提醒幼兒有耐心。

(五)2.集體品嘗糖水。

第一次討論意見:

1.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怎樣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幼兒品嘗糖果的時候最先注意到的是糖果產(chǎn)生的甜味。教師應當在糖果的變化上適當?shù)奶嵝延變焊兄枪笮〉淖兓?/p>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2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蚯蚓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習性及作用。

2. 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蚯蚓的形態(tài)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喜愛、愛護蚯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故事《誰松的土》多媒體課件。

2. 有關蚯蚓的圖片和視屏。

3. 神秘的盒子,若干條活的蚯蚓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手指游戲:叮叮噹噹。

二、欣賞故事《誰松的土》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故事《誰松的土》。

2.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蚯蚓的作用。 教師提問:小桃樹怎么了?(不知道是誰幫它松的土)小桃樹都見過哪些小動物?(觀看課件:蝴蝶、蜜蜂、啄木鳥、小灰兔、大象)它是怎么說的?(謝謝你,是你幫我松的土嗎?)小動物是怎么回答的?(我不會松土,我只會……)到底是誰幫小桃樹松的土?(蚯蚓)

3. 教師:咦?小蚯蚓去哪了呢?(課件上沒有小蚯蚓的圖片) 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小蚯蚓吧!可是小蚯蚓長什么樣子?你們見過小蚯蚓嗎?教師個別提問。

4.教師在平板電腦上顯示蛇、蚯蚓、毛毛蟲的真實圖片,請幼兒上來圈一圈,哪個是蚯蚓。(幼與電腦互動)我們把小蚯蚓找出來就知道它長什么樣子了。

三 認識小蚯蚓

1.教師:聽!這個盒子里有聲音,是不是蚯蚓藏在里面跟我們捉 迷藏呢?讓我們把它打開。(請一個小朋友用拳頭捶開)

2.教師:原來小蚯蚓真的藏在里面,那小蚯蚓長什么樣?它有什么特征?它是怎么松土的?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探索。(教師出示活的蚯蚓,請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觀察,教師適時引導。)

3.請幼兒說說蚯蚓的形態(tài)、特征。(蚯蚓細細長長像蛇一樣,頭尖尾圓。顏色是紅色帶點黑色、半透明的。)

4.蚯蚓是怎么走路的?(教師播放視頻)請小朋友學一學。

5.蚯蚓它吃什么呢?是怎么松土的?(教師播放視頻)請小朋友學一學。

6.蚯蚓的生活習性是怎么樣的?(教師播放視頻)

四、引導幼兒大膽表現(xiàn)學蚯蚓爬,松土,吃東西。 教師:“你們看!在那邊有一片花園,花園里的小花、小草都快長不動了。泥土太硬了?我們一塊去幫它們松松土好嗎?”“你們的位置上有好多好吃的樹葉,讓我們爬回位置上去吃吧!”

五、教師小結

1.蚯蚓它生活在土壤中,它能夠幫助植物松土,讓植物快快長大。

2.既然蚯蚓是植物生長的好幫手,是我們的好朋友,那我們就應該好好愛護它,當你去花園去土地上玩看到它時,可別傷害它喲!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瓢蟲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瓢蟲的命名方式。

2、學習用目測撕的方法撕出瓢蟲的外形特征,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各色手工紙,糨糊,抹布,瓢蟲圖片若干。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制作瓢蟲。

活動難點:瓢蟲的命名方式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出示圖片

1、提問:你們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瓢蟲,先出示7星,介紹完之后再引出它還有很多朋友,我們來看看它們長的什么樣?)

2、你們仔細看看,他們長得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形狀一樣,背上的花紋不一樣)

3、小結:瓢蟲是一類非常漂亮的甲蟲,圓圓的身體,鞘翅光滑或有絨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或紅色、黃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紋,但有些瓢蟲,鞘翅黃色、紅色或棕色,沒有斑點;體長通常在1-15毫米之間。

4、逐一介紹瓢蟲:這只背上的花紋是怎么樣的----它叫__瓢蟲(7星是益蟲,其它都是害蟲)。

5、教師小結:我們見到或捉到瓢蟲時,往往會數(shù)一數(shù)鞘翅上的斑點數(shù),隨后會說幾星瓢蟲,有時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因為瓢蟲的種類很多,不易記住名字。一般只要數(shù)一數(shù)鞘翅上的斑點或條紋,說幾星或幾條瓢蟲就可以對69.2%。不管怎么樣,我們看到瓢蟲時,還是要數(shù)一數(shù)它的星點數(shù)。

(二)制作瓢蟲

1、講解方法:

(1)教師出示范例作品:

――“看看這只是什么瓢蟲?”

“這張作品看上去和平時的剪紙作品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議論,教師告訴答案是用目測徒手撕的作品,所以瓢蟲的邊線不像用剪刀剪出那樣光滑。

2、嘗試新方法:

(1)教師講解目測徒手撕瓢蟲的方法:

可以將紙對折撕出完整瓢蟲身體。

可以將瓢蟲的身體分開表示在飛。

撕貼完成后,添上瓢蟲的花紋、眼睛、觸角。

(在粘貼瓢蟲時,要呈現(xiàn)瓢蟲的不同方向,使畫面生動。為表示瓢蟲在飛時,可以粘住瓢蟲一半的翅膀,另一半翅膀向外翻折。)

(2)幼兒操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欣賞

幼兒介紹自己作品,欣賞同伴作品。

(這只是誰做的,這叫什么瓢蟲,哪里最可愛,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4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觀察蝸牛,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觀察。

2、敢于探索,發(fā)展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觀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春天的小動物

――讓孩子們講講自己對春天的動物的認識

2、戶外:找蝸牛

3、觀察蝸牛

A:引導孩子們觀察蝸牛。

――讓孩子們用眼睛看,用各種工具來觀察,并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及時的記錄。

B:分享個自的經(jīng)驗

4、介紹“我知道的關于蝸牛的知識”

5、講講“我對蝸牛一些的問題”

6、小結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5

一、活動主題

愛耳護耳,健康聽力——預防從初級耳科保健做起

二、活動內(nèi)容

2月28日上午9點,__醫(yī)院耳鼻喉科的專家、__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聯(lián)合來到社區(qū),進行“全國愛耳日健康宣教和義診活動。部分患者助聽器的.贈送及佩戴講解也會放在社區(qū)活動現(xiàn)場。

三、活動地點

__街道豐泉古井社區(qū)2樓會議室

四、活動環(huán)節(jié)

第一項:__醫(yī)院耳鼻喉科專家講座

專家:__

講座內(nèi)容:

第二項:健康知識有獎問答

1、共計20題。欄目出10道生活常識題,省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專家出10道與耳朵有關的題。(請肖主任、劉主任確定)

2、環(huán)節(jié)獎品由欄目提供,共計20份。獎品包內(nèi)含:田七牙膏1支、郁美凈1包、清風衛(wèi)生紙1提(兩筒裝)。

第三項:互動游戲

待欄目確定

第四項:助聽器佩戴講解暨助聽器贈送儀式

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請5名受贈者上臺,主持人簡單采訪,然后專家贈予并進行佩戴講解。

五、活動場地要求

舞臺:專家講臺一個。

技術:音響、調(diào)音臺、話筒、多媒體等。

六、其他事項

1、__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做好組織工作。

2、衛(wèi)生服中心和人民醫(yī)院做好宣傳海報、橫幅、易拉寶等。

3、醫(yī)院和社區(qū)搭建好義診臺(桌椅)。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6

團屬各單位:根據(jù)兵團殘聯(lián)《關于開展第24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x殘聯(lián)函[20__]x號)要求,各單位要結合實際認真做好“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各單位要及時將活動總結及圖片于20__年月10前報團殘聯(lián)小熊處?,F(xiàn)就開展第24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防聾治聾,精準服務”。

二、時間安排

第24次全國“愛耳日”為20__年月日。

三、宣傳重點貫徹落實

《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__-20__)》,大力宣傳預防出生缺陷、發(fā)育障礙、疾病及傷害致聽力損傷致殘的重要性,全面推進新生兒聽力篩查;大力宣傳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的重大意義,推進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成年聽力殘疾人助聽器適配等工作,落實精準康復服務全覆蓋的要求;大力宣傳愛耳護耳保健知識的宣傳,增強人們對愛耳護耳意識,養(yǎng)成科學用耳,保健養(yǎng)耳,衛(wèi)生健耳的良好習慣。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認真籌劃第24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結合全民健康體檢、健康知識講座、“民族團結一家親”走訪交流等活動積極宣傳并組織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

2加強宣傳報道?!皭鄱铡毙麄鹘逃顒悠陂g,各單位要通過電視、報刊、網(wǎng)站等新聞媒介,加大對愛耳、護耳相關知識講座、咨詢等內(nèi)容的宣傳報道。

各單位第24次全國“愛耳日”工作總結、圖片于20__年月10日前電子圖片總結(圖片和總結分開)報團殘聯(lián)小熊處。

五、宣傳口號

——防聾治聾,精準服務——建立“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康復”一體化服務模式——實施聽力殘疾人精準康復,共建共享小康社會——普及愛耳知識,增強愛耳護耳意識——防聾重在科普,治聾重在精準——關注聽障兒童全面康復——提高聽力殘疾預防與康復意識,確保兒童聽力健康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其變化過程。2、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蝴蝶的生長變化過程?;顒訙蕚洌河變河脮?,教學掛圖?;顒舆^程:一、通過猜謎,引出蝴蝶主題。

老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請你們猜猜一個謎語講的是什么的小動物, “有樣東西真美麗,四片翅膀像花衣,春天飛到花園里,停在花上好神奇”,猜一種小動物。

(幼兒回答)

老師:你們說說為什么是蝴蝶呢?

(幼兒回答)

老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蝴蝶!你們真的很棒呢,給自己拍拍手吧!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形特征。

老師設置以下問題進行提問:

老師:好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美麗的蝴蝶是什么樣子的呢?

(1)蝴蝶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

(2)蝴蝶的頭上面有什么?

(3)蝴蝶的胸部有什么呢?

(4)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

(5)蝴蝶有幾只腳呢?

(6)蝴蝶在哪里生活呢?

(7)它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是在干什么呢?

(幼兒回答老師再進行小結)

老師:剛剛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蝴蝶的身體是長長的橢圓形的,頭上有兩個觸角,胸部有和腹部長有三對足,翅膀上有花斑,喜歡生活在花叢中,因為它們很喜歡吃花蜜,它們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就是在尋找自己喜歡吃的花蜜哦!它們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歡吃的花蜜就會賴著不走。

三、引導幼兒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1、老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2、老師進行提問,幫助幼兒了解蝴蝶生長變化的過程。

老師:蝴蝶產(chǎn)的一堆卵變成了什么?

老師:蝴蝶的卵是什么樣子的呢?

老師:毛毛蟲放在簍子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老師:蝴蝶是由什么變的,怎么樣變的?

3、鼓勵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變現(xiàn)蝴蝶的生長過程。

老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蝴蝶蛻變的過程,好嗎?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8

設計意圖:

電腦--幼兒既熟悉又陌生,還有點神秘,其實現(xiàn)代生活中隨處可見,引導學生找身邊教學資源,例如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智能電飯煲,智能微波爐等等,都是電腦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還有工農(nóng)業(yè)建設,身邊很多器械,學生一定看圖會說出ct機等,還有國防建設,引導學生回憶神六飛天的情景,結合課件形象的展示,幼兒對電腦充滿了好奇,無限向往。

教學目標:

1,對探索電腦感興趣,能積極參與相關的探索活動。

2,了解電腦的廣泛用途,感受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的好處。

3,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交流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活動準備:幼兒對電腦有初步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回顧經(jīng)驗,激起興趣。

1,提問:小朋友家里有電腦嗎?電腦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途?

2,小結:電腦學名叫計算機,在工作,家庭,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國防有廣泛用途。

二,了解電腦的廣泛用途。

1,觀看課件。

2,討論:電腦有那些用途?

3,小結:電腦是現(xiàn)代科技產(chǎn)品。使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超市,公共汽車上,銀行,收銀刷卡自動取款機都是電腦。醫(yī)院檢查儀器。農(nóng)業(yè)機器,都離不開電腦。還有國防建設也是,還有家庭電器如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等都是電腦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三,探討的問題。

1,機器人為什么能像人一樣工作?機器人的行動靠什么來指揮?

2,請幼兒回去收集有關機器人的資料。

反思:課堂上我首先讓幼兒在身邊找電腦給我們帶來那些方便,半響學生說不出幾個事例,于是我舉例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這時幼兒興趣高漲,說出很多身邊電腦故事,然后引導幼兒看圖,說出電腦很多用途,本節(jié)課效果還不錯。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9

活動目標:

1.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水在口味上所發(fā)生的變化。

2.愿意思考并積極探索常見可溶物在水中溶解的現(xiàn)象。

3.對溶解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并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每人1小杯水,1塊方糖。

2.用于攪拌的湯匙。

活動過程:

1. 觀察方糖溶解過程,引起興趣。

教師:桌上有什么?糖是什么樣子的?如果把糖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幼兒大膽猜測)。

先讓幼兒品嘗一下水,明確水是沒有甜味的,然后讓幼兒將方糖放入水中,觀察糖在水中的變化,幼兒自由表達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師幼討論方糖溶解的現(xiàn)象。

教師:你們剛才看到方糖放到里怎么樣了?

教師:方糖真的沒有了嗎?猜一猜,它到哪里去了?

教師:水應該是什么味道的?讓幼兒再次嘗一嘗水的味道。

3.教師聯(lián)系其他溶解現(xiàn)象,拓展幼兒經(jīng)驗。

教師:除了糖。你還知道什么東西像糖一樣在水里會化掉呢?

教師:這些飲料是什么?拿出各種事先沖好的各種飲料,引導幼兒猜測。

每組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飲料粉末進行嘗試。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顆粒狀的飲料,溶化時水的顏色變化狀況。

科學創(chuàng)意制作方案模板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蔬菜、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jīng)驗。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菜、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對科學實驗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盆水和一盆蔬菜水果:蘋果、香蕉、葡萄、桔子、蘑菇、土豆、西紅柿。

2.每組一張記錄卡(卡上畫有水盆,水盆里有水位線),以及蔬菜、水果小圖片若干;3.大記錄表一張以及蔬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想一想,猜一猜,激發(fā)其參與活動的興趣。

1.認一認,說一說蔬菜水果的名稱。

教師:看,桌子上有些什么?

2.知道怎樣是沉?怎樣是浮?

教師: 如果把蘋果放到水里會怎樣?

教師:看看蘋果在水哪里?(這樣叫做浮起來,如果在水底那么叫做沉下去)

3.幼兒用動作感受浮起來和沉下去。

教師:誰會用身體動作來做一做浮起來和沉下去樣子。

教師做動作演示,幼兒說是浮起來還是沉下去。

4.幼兒集體猜測這些蔬菜和水果在水中是什么狀態(tài)。

教師:你們覺得香蕉放在水中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的?用動作來表示。

(二)玩一玩,看一看,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1.教師交代操作方法。

教師:剛剛我們看到了蘋果放在水里是怎么樣的?(浮起來的)那我們應該把蘋果的小圖片貼在這個水盆的哪里啊?(讓個別幼兒來記錄 )那沉下去的話應該貼在哪里?

教師交代操作要求:還有這些蔬菜和水果放在水里到底是浮起來的還是沉下去的呢?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畫有水杯記錄卡還有蔬菜和水果的小圖片,請小朋友們把桌子上的蔬菜和水果輕輕地放到水里,然后用小眼睛仔細看一看,哪些是浮起來的,哪些是沉下去的,然后把蔬菜水果的小圖片貼到記錄表上。

2.幼兒操作并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三)講一講,說一說。

1.幼兒交流:這些蔬菜和水果放到水中,它會怎么樣?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身邊的小朋友。

2.師幼交流:誰愿意把你們一組的發(fā)現(xiàn)講給大家聽?(結合記錄卡講述)

3.教師小結:這些蔬菜和水果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真有趣啊!

(四)活動延伸。

教師:我們生活中還有一些其他的蔬菜和水果, 可以和爸爸媽媽去試一試,把他們放到水中看看它們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的?

9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