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福利视频,高清在线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寫方案網 > 方案大全 >

科學教育的方案

時間: 新華 方案大全

制定方案時,需要考慮人員和協作,根據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分配任務,并建立良好的協作機制,以便更好地實施方案。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科學教育的方案嗎?這里為大家分享科學教育的方案,快來學習吧!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1

一、活動主題

愛耳護耳,健康聽力——預防從初級耳科保健做起

二、活動內容

2月28日上午9點,__醫院耳鼻喉科的專家、__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來到社區,進行“全國愛耳日健康宣教和義診活動。部分患者助聽器的.贈送及佩戴講解也會放在社區活動現場。

三、活動地點

__街道豐泉古井社區2樓會議室

四、活動環節

第一項:__醫院耳鼻喉科專家講座

專家:__

講座內容:

第二項:健康知識有獎問答

1、共計20題。欄目出10道生活常識題,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專家出10道與耳朵有關的題。(請肖主任、劉主任確定)

2、環節獎品由欄目提供,共計20份。獎品包內含:田七牙膏1支、郁美凈1包、清風衛生紙1提(兩筒裝)。

第三項:互動游戲

待欄目確定

第四項:助聽器佩戴講解暨助聽器贈送儀式

環節內容:請5名受贈者上臺,主持人簡單采訪,然后專家贈予并進行佩戴講解。

五、活動場地要求

舞臺:專家講臺一個。

技術:音響、調音臺、話筒、多媒體等。

六、其他事項

1、__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組織工作。

2、衛生服中心和人民醫院做好宣傳海報、橫幅、易拉寶等。

3、醫院和社區搭建好義診臺(桌椅)。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2

設計意圖:

巧克力的種類繁多,包裝精美,是幼兒非常喜愛的食品之一。小班的幼兒對吃有著豐富的經驗,在此我以巧克力作為活動內容也能更好地激起幼兒的興趣。其實在生活中打開巧克力的包裝對孩子來說也是極大的樂趣。活動一開始通過小熊送禮物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再通過“娃娃為什么哭了”的音樂,激發幼兒嘗試開啟各種巧克力包裝的不同方法。讓孩子在操作擺弄中不知不覺地獲得成功的體驗。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打開巧克力包裝。

2、初步感知巧克力融化的現象。

3、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包裝的巧克力、課件、杯子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出示小老鼠玩具,幼兒與小老鼠打招呼)

1、師:今天小老鼠來到我們小(1)班做客了,和它打個招呼吧,小老鼠:“小朋友,你們好,我今天還給你們帶了禮物,你們想要什么禮物呀?

每個小朋友都想要啊,那想想如果小老鼠要給每個小朋友一件禮物的話,那他要準備多少禮物才可以啊?(引導幼兒說:許多許多)

2、我們一起來問問小熊為我們準備了什么禮物?

3、播放課件。

4、小老鼠帶了什么呀?你在哪里還吃到過這樣的巧克力?

二、嘗試探索打開包裝的方法

1、情景引入:(錄音哭聲)聽,誰在哭啊,想想寶寶為什么會哭呢?(因為收到的小老鼠的禮物,可怎么也打不開,于是急的就哭了。我們來給他想想辦法好嗎?

2、個別幼兒師范打開巧克力的包裝。

3、誰愿意來說說看,他是怎么打開巧克力包裝的啊?(擰、撕、拉等)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4、那么現在我把小老鼠送的許多許多的禮物發給小朋友一起分享,請我們小朋友在這些小禮物中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再想想怎么打開外面的小包裝,然后嘗一嘗把它吃掉好嗎?(幼兒嘗試打開包裝,并品嘗)

提出要求:不能用嘴巴咬,糖紙是臟的,有細菌,你可以學一學剛才的那些方法。

吃好了嗎,把你的好辦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你是怎么把巧克力的包裝打開的呢?(請小朋友自己探索,鼓勵相互幫助、討論。)

5、你們的本領真大,那你剛才是用什么方法把包裝打開的?誰愿意來說說看。

6、那打開以后你有沒有數一數,里面有幾顆?

7、(小結)剛才你們的小手真靈巧,用了很多好方法,有的用拉的方法(模仿),剝的方法,擰的方法,撕的方法,。原來打開不同的東西可以用不一樣的方法。

三、說味道

1、巧克力我們都吃過了,那你吃到的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的呢?(甜甜的,香香的、滑滑的……)

2、你們的巧克力到哪里去了?還在嘴里嗎?老師來告訴你,巧克力是由大到小,慢慢融化掉了

實驗: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張大嘴巴,把巧克力放進一張大嘴巴里,看看是不是會融化呢?(初步感知融化現象,由大變小)這就是溶化。

四、分享

寶寶們我們的巧克力好吃嗎?好東西要和別人一起分享,那請我們的客人老師也來分享一下吧,你們要幫他們把巧克力打開哦!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3

20__年3月3日是第24次全國愛耳日,也是第4次國際愛耳日。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已歷經24年,惠及全國近60%的人口,極大地普及了聽力健康科學知識,提高了人民群眾愛耳、護耳意識,對減少聽力殘疾的發生,推進我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設立國際愛耳日,促進全球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0~14歲兒童總數超過2.2億。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聽力殘疾現殘率2.11%,據此推算,全國0~14歲聽力殘疾兒童總數超過460萬。做好兒童聽力殘疾早發現、早干預和早康復具有重大的搶救性意義。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兒童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工作。通過組織實施5個全國聽力語言康復五年規劃,40逾萬名聽障兒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聽力語言康復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亟待提高,我國兒童聽力障礙預防和康復工作還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

世界衛生組織將20__年第4次世界聽力日主題確定為關注兒童聽力健康。為與國際社會同步,進一步加強我國兒童聽力障礙預防和康復工作,增強我國對全球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影響力,經研究,決定將第17次全國愛耳日活動主題確定為:關注兒童聽力健康?,F就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活動主題

關注兒童聽力健康

二、時間安排

20__年3月3日,有條件的地區可酌情延長活動時間。

三、宣傳重點

大力宣傳兒童聽力健康和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傳兒童聽力障礙預防、發現及治療科學知識;大力宣傳聽障兒童全面康復理念,推進融合教育相關工作;全面營造關愛、幫助聽力障礙兒童康復的社會氛圍。

四、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本通知要求。殘聯、教育、衛生計生、民政、婦聯、團委等相關部門要分工負責,協調行動,及時制定本地宣傳教育活動工作方案并認真做好組織落實,確保宣傳教育活動廣泛、深入、扎實開展。

(二)積極創新宣傳形式

各地要堅持以人為本,結合本地實際,創新宣傳形式。要積極采用多種方式增強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短信、微信等傳播渠道的作用,廣泛發布愛耳日活動消息及愛耳護耳知識;要廣泛組織發動專業機構、學術團體,面向重點人群,通過舉辦專題培訓、講座等形式向聽障兒童家長、年輕父母普及聽力殘疾預防與康復知識;要深入學校、社區,組織好中、小學生及學齡前兒童的聽力健康宣傳工作;要繼續在首都北京和有條件的大、中城市舉辦愛耳日公益音樂會,打造品牌宣傳活動。

(三)整合推進相關工作

各地要以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為契機,做好聽力語言康復十二五收官工作以及十三五謀劃工作;努力將宣傳教育活動與兒童聽力健康咨詢、聽力檢測等便民服務有效結合,動員和組織各方面力量,深入基層為廣大群眾和聽障人群提供康復服務;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廣泛動員愛心企業、公益組織及個人參與貧困聽障兒童的康復救助;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兒童聽力保健工作力度,做好新生兒聽力篩查、聽障兒童接受普幼(小)教育、兒童環境噪聲治理等相關工作,為兒童聽力健康和康復訓練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及時做好活動總結

各地殘聯要認真做好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總結。及時收集整理本地宣傳教育活動情況,將活動總結及活動的相關圖片、視頻等資料于20__年3月10日前報送第17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辦公室。第17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辦公室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外惠新里甲8號,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辦公室(全國工作處)。

五、宣傳口號

關注兒童聽力健康

切實保障聽障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

積極落實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聽力語言康復三原則

關注聽障兒童全面康復

提高聽力殘疾預防與康復意識,確保兒童聽力健康。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4

一、主題

城鄉聯動,共同關注青少年聽力健康——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二、基本要求

圍繞主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普及保護青少年聽力健康的科學知識,倡導愛耳護耳、健康成長的教育理念。

三、目的及意義

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聽力健康對于其發展與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展愛耳日活動對進一步喚起全社會對聽力言語殘疾人群的&39;關愛,深入普及防聾知識,提高全民愛耳護耳意識,促進防聾治聾工作的深入開展,對于促進“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實現,大力宣傳與普及保護青少年聽力健康的科學知識,加強青少年聽力損傷與耳聾的防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活動安排

1、3月2—3日縣殘聯與縣醫院聯合在城關選擇一所學校開展愛耳、護耳知識講座,各鄉鎮殘聯協同衛生院必須具體選擇一所學校進行聽力損傷與耳聾科普知識宣傳,同時協調有關部門指導其它學校要結合實際安排有針對性的活動;

2、各鄉鎮要在街道、學校張貼宣傳標語2——3幅,濃化活動氛圍;

3、對本鄉鎮7----15周歲的兒童及其青少年聽力損傷者進行一次調查,了解其就讀、就學情況,幫助其解決具體困難;

4、縣殘聯將邀請電視臺、對外宣傳中心等新聞媒體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報道,各鄉鎮也要結合實際做好宣傳工作。

五、宣傳口號

——全社會共同關注青少年聽力健康

——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開展愛耳日活動,提高愛耳護耳意識

——做好防聾治聾工作,增強全民健康素質

——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

——扶殘濟困,救助貧困聾兒

——迎接首屆國際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會議的召開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5

準 備:

1、畫報、草稿紙、報紙、繪畫紙等。

2、記錄紙和筆。

過 程:

1、激發幼兒嘗試操作的興趣。

老師拿著一筐廢紙告訴幼兒:這是老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的各種廢紙。這些廢紙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師拿一張紙,讓紙發出聲響,吸引幼兒注意力。

老師提出問題:怎樣讓紙發出聲音?

2、幼兒嘗試操作和紙做游戲

每四名幼兒一組,各組進行比賽,在同一時間完成,看看哪個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別的組不一樣。

讓幼兒自己動手來實驗,嘗試用各種方法讓自己手中的紙發出聲音。每組請一名老師幫助記錄幼兒實驗的結果。

幼兒自己取紙實驗開始,要求記錄老師必須是幼兒做出來的才能記錄。

3、分享實驗結果

聽音樂收記錄紙,在記錄紙上寫上小組名字。提醒幼兒用過的廢紙怎么辦?

展示每組的記錄紙,請每組幼兒上來一兩個演示實驗過程,大家進行驗證。

4、老師小結幼兒驗證的方法。

5、結束: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會發聲,小朋友們可以去發現。帶幼兒在班上或到戶外尋找可以發聲的東西。

課程來源:

幼兒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哪怕是在地上揀到一小條紙也能在手中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廢紙每天都會出現垃圾箱中,有墊桌子用的報紙、畫報,有手工紙的邊角料,有被幼兒撕下來的圖書,有美工區活動后用的畫紙等,每天這些廢紙都被到掉。老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需要,與其把這些廢紙仍到,還不如再次利用,讓幼兒與這些廢紙相互作用,產生更大的教育價值,從而教育幼兒節約紙張,從小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因此,“怎樣讓紙發出聲音”的課程就生成了。

目 標:

1、培養幼兒初步探索讓紙發出聲音的方法。

2、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探索讓蛋立起來的方法。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發展幼兒想像力與動手能力。

3.樹立自信心,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熟蛋若干,沙子、瓶蓋、玻璃瓶、積木、碎布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雞蛋寶寶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師:瞧!它是誰呀?蛋寶寶遇到一個難題,它也想跟小朋友一樣站起來做游戲,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二)自由探索,尋找蛋站立的方法。

1.請幼兒討論思考。

2.每位幼兒一個蛋,幼兒探索,尋找在桌面上讓蛋站立的方法。教師觀察、鼓勵。

3.幼兒交流操作方法。

4.教師根據幼兒操作、交流情況作簡單小結。

5.提出問題:有沒有不把蛋磕破就讓蛋寶寶站立起來的方法?

(環節簡析:對于幼兒來言,身邊的事物和現象都能成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是他們每天能遇到,每天都會做的事。小班的幼兒特點是游戲貫穿一日生活,也就是說小班幼兒的活動開展離不開游戲,所以組織科學活動也同樣要以游戲形式進行,教師的語言也要以游戲口吻去組織,讓幼兒在玩中利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發現,去了解。)(三)提供不同材料,請幼兒再次尋找讓蛋立起來的方法。

1.出示并介紹為幼兒準備的各種材料。提醒幼兒注意事項:輕拿輕放、不將沙子亂撒。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試驗。

3.教師觀察指導,給幼兒提供幫助。引導幼兒使用各種輔助材料讓蛋站立。鼓勵幼兒多試、多想、多觀察。

4.幼兒相互參觀,交流方法。

5.師幼共同總結讓蛋站立的各種方法。

(環節簡析:豐富多樣的材料可以讓幼兒有更多地選擇,更好地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在活動中,我們準備了豐富多樣的材料,孩子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去選擇材料和決定用材料做什么,不僅有利于幼兒運用原有經驗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決問題,去發明,還有助于幼兒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能有新發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決問題的人,并使得幼兒有成功感。)活動延伸:

蛋寶寶送禮物。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現土豆沉浮的現象,感知鹽的多少與土豆沉浮的關系。

2.在實驗中學會觀察現象并記錄,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現象。。

3.喜歡探索身邊的科學現象,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鹽水、清水每組各一盆;土豆每人2個;裝有清水的盆子每人一只、勺子每人一只;每組一盆鹽;記錄紙、筆。

活動重點:

通過操作發現土豆沉浮的現象,知道土豆在鹽水里能浮起來。

活動難點:

感知鹽的多少與土豆沉浮的關系,在實驗中學會觀察現象并記錄,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現象。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對比操作,了解土豆沉浮,激發幼兒興趣。

1.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今天老師請你們去做一個小實驗,后面的桌子上放著兩盆水,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土豆,分別放進兩盆水里,仔細觀察土豆在水里會怎么樣?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4.你們剛剛玩的時候,你發現你的土豆在水里怎么樣了?

5.小結: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發現了土豆放在兩盆水里有浮上來和沉下去的兩種不同現象。

5.那為什么會這樣呢?讓土豆浮起來的水有什么秘密呢?

二、做一做土豆沉浮的實驗(探究操作鹽的多少與浮力的關系)

1.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土豆、清水、鹽,這些材料能讓土豆浮起來,你們想試試嗎?

2.交待實驗規則:用勺子取鹽時,取滿滿的一勺,然后用筷子刮平,放入水中,多攪拌幾下,讓鹽溶解到水里,把土豆放進去,仔細觀察土豆能否浮起來?如果浮起來用“↑”(往上的箭頭)表示,如果沉下去用“↓”(往下的箭頭)表示,并記錄你用了幾勺鹽。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4.展示記錄結果,交流、討論。

5.小結:原來要讓土豆浮起來,加一點點鹽是不行的,要有一定量的鹽。

三、再次實驗,體驗成功的樂趣。

1.剛剛我們沒有讓土豆浮上來的小朋友你可以在去試試看,讓你的土豆也浮起來。其他小朋友可以去幫幫他們。

2.這次你們的實驗成功了嗎?

3.展示記錄結果,交流。

四、延伸

1.那除了鹽,還有什么溶化在水中,也會使土豆浮起來?

2.請你們回家用你們剛才說到材料回去也做做實驗,明天把結果告訴我們。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保鮮袋抓空氣,感受空氣是會動的、無所不在的。

2.用空氣袋自制玩具,體驗自制玩具進行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學習讓口袋鼓起來。

活動準備:

1.保鮮袋、夾子每人一份,彩色紙若干

2.小碗每組一只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活動

1.師出示保鮮袋:這是什么?

2.師:對,這是廚房里用的小口袋,平時是用來裝食物的。不過今天它要來跟我們小朋友做游戲??墒切】诖f餓了,想吃的飽飽的再來玩游戲。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1.出示鼓的口袋:看,這只小口袋吃的飽飽的了,你們知道小口袋吃了什么才這樣胖乎乎的呢?(有氣)

2.幼兒自由猜想。

3.師小結:對了,因為小口袋吃了空氣,所以才變得這樣胖乎乎的。

4.今天來了很多小口袋,請小朋友自己來想辦法來讓小口袋吃空氣,讓小口袋吃的飽飽的。

三、幼兒第一次裝空氣,感受空氣會動。

1.師:想一想怎么樣才能讓小口袋吃的飽飽的?

幼兒說,然后嘗試。

2.操作后提問:你的小口袋吃到空氣了嗎?

3.不成功的說說為什么?為什么氣很快就逃走了呢?(手要很快抓住袋子的嘴巴)

4.請成功的小朋友說說是怎么做的?

5.你讓小口袋吃飽了,你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好辦法?

6.請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一起學著做。

7.教師總結:把袋子的嘴巴張開,上下晃動;1、2、3抓住嘴巴,擰一擰,不要讓氣逃走哦!

8.幼兒跟著一起做。

9.我們把口袋的嘴巴放開,會怎么樣?

10.一起放開口袋,放走空氣。

11.小結:原來空氣是會動的。

四、第二次裝空氣,感受空氣是無所不在的。

1.你剛才在哪里抓到空氣的?(在自己的座位旁邊抓到了空氣)

座位的哪里抓到空氣了?那座位的這邊有沒有空氣呢?

娃娃家里有沒有?鋼琴這里有沒有空氣?圖書角那里呢?

2.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

師:小口袋吃飽了以后帶著它到老師這邊來。

3.提問: 你的小口袋在哪里吃到了空氣?

小結: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在我們的四周圍、教室里、外面都有空氣。

4.師示范,請幼兒用小卡子卡住袋口。

5.小口袋休息。

五、自制活動

1.出示裝飾上彩條的空氣袋,師:閉上眼睛,1、2、3,看看胖娃娃變的怎么樣了?

師小結變成了一個漂亮的風箏娃娃,怎么變得呢?

2.打扮胖娃娃:長尾巴長在哪里?(長在袋子的嘴巴上還是身體下面?)拿起長飄帶,脫去白衣服,輕輕按上去,按在身體的上面、下面中間都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彩帶的顏色和數量:老師裝了幾根彩帶啦?是什么顏色的呢?)脫下的白衣服放在小碗里。

3.提醒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可以相互幫助,也可以勇敢的請客人老師幫忙。

六、戶外游戲活動

1.師:你可以和口袋寶寶怎么玩?(拋、拍、吹、跑等)

2.幼兒自由玩

師:我們帶著口袋寶寶出去玩吧!看誰的玩法多。

活動建議:

1.抓空氣對小班幼兒來說有點難度,要強調晃以后快速抓緊袋口。

2.感受空氣無所不在這一特點時要從幼兒的身邊慢慢逐漸擴大到周圍,讓幼兒有比較直接的感受。

科學教育的方案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其變化過程。2、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蝴蝶的生長變化過程?;顒訙蕚洌河變河脮虒W掛圖?;顒舆^程:一、通過猜謎,引出蝴蝶主題。

老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請你們猜猜一個謎語講的是什么的小動物, “有樣東西真美麗,四片翅膀像花衣,春天飛到花園里,停在花上好神奇”,猜一種小動物。

(幼兒回答)

老師:你們說說為什么是蝴蝶呢?

(幼兒回答)

老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蝴蝶!你們真的很棒呢,給自己拍拍手吧!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形特征。

老師設置以下問題進行提問:

老師:好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美麗的蝴蝶是什么樣子的呢?

(1)蝴蝶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

(2)蝴蝶的頭上面有什么?

(3)蝴蝶的胸部有什么呢?

(4)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

(5)蝴蝶有幾只腳呢?

(6)蝴蝶在哪里生活呢?

(7)它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是在干什么呢?

(幼兒回答老師再進行小結)

老師:剛剛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蝴蝶的身體是長長的橢圓形的,頭上有兩個觸角,胸部有和腹部長有三對足,翅膀上有花斑,喜歡生活在花叢中,因為它們很喜歡吃花蜜,它們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就是在尋找自己喜歡吃的花蜜哦!它們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歡吃的花蜜就會賴著不走。

三、引導幼兒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1、老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2、老師進行提問,幫助幼兒了解蝴蝶生長變化的過程。

老師:蝴蝶產的一堆卵變成了什么?

老師:蝴蝶的卵是什么樣子的呢?

老師:毛毛蟲放在簍子里發生了什么事情?

老師:蝴蝶是由什么變的,怎么樣變的?

3、鼓勵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變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老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蝴蝶蛻變的過程,好嗎?

9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