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500字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可操作性強等特點,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怎么寫好小學語文教案500字?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語文教案500字,方便大家學習。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爸爸”的好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教具:
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小朋友的爸爸,邊說邊板書:爸爸他爸爸非常,邊說邊板書:好學的。
2、讀好“好”第四聲,“好”還有什么讀音?分別組詞。
3、解題,
二、指導看圖,學習生字詞。
1、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2、課文會怎樣寫呢?自讀課文。
3、生按要求自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4、出示生字詞。
5、指導讀好長句子。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再次開火車朗讀課文,其它同學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討論:課文寫了“爸爸”的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讀讀生字,復習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看課后生字的筆順表,自學筆順。
4、反饋,檢查。
5、字義區別。
五、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說說怎樣把字寫正確、美觀?
2、師作適當補充。
3、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六、布置作業:
七、教學后記:“完”與“玩”、“近”與“進”、“網”與“晚”會寫亂。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字,以及兩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熟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教學重點:
1、認識14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講故事。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今天我們又來認識一位外國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連。
揭示課題:8小英雄于連
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注意不認識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快速識字。
分組做“生字媽媽找寶寶”的游戲。看哪個小組最快。
3、教師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說一說識字方法。
4、學生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5、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評價。
6、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7、指名說說。
三、感悟課文。
1、創設情景,學習第一自然段。
(1)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39;城市,那里有許多名勝古跡吸引著各地的游客,今天我們到一個美麗的城市布魯塞爾去游覽觀光。
(2)出示圖片。
看到這個撒尿的小男孩,你有什么話想說,有什么想問的嗎?
學生自主發言。
(3)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這個孩子是誰嗎?找出描寫這個銅像的句子?
指名讀句子。
(4)知道朗讀。
2、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3)學生質疑解難,教師講解,指導朗讀。
3、讀最后一段,聯系全文,體會意思。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詩中的圃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并背誦。
2.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大意。
3.培養學生的古詩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小組討論,借助工具書自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中初秋的景色美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秋天漸漸來了,說說初秋時節,你都見到過哪些景色?
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描寫初秋的詩,板書課題及作者,請生談談對作者了解多少。
二、自學古詩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 讀準字音
2.指句朗讀,正音
3.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古詩的學習有哪些方法?
4.各小組自學古詩,老師輔導
5.小組匯報結果:古詩大意: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詩人在園子里散步,這時,太陽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說這快落下的太陽,真是又是無情,又是有情,園里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里一片蟬叫聲。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你卻無法找到他們,因為,當你找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你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
三、創設情境,自主朗讀
小組比賽讀,讀出詩的節奏和意境
四、板書:
初 秋 行 圃
(宋)楊萬里
落 日 無 情 最 有 情,
偏 催 萬 樹 暮 蟬 鳴。
聽 來 咫 尺 無 尋 處,
尋 到 旁 邊 不 作 聲。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4
識字7
綜合課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識字、寫字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小組合作
生字卡片
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來玩個對反義詞的游戲好嗎?我說一個詞,你們對一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我說“大”,你們說“小”;我說“白”,你們對“黑”。現在開始!
高—明—胖—美—新—忙—
2、今天我們學習的`“識字”中的對子比這更有趣。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1、勾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2、分小組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是怎樣認識的。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教師注意糾正平翹舌音。
4、現在我們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自讀全文。
5、同桌互讀互聽互糾正。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出示不注音的課文,請小朋友們試著讀一讀,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2、課文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用鉛筆打個小問號。
3、學生質疑,教師引導解疑。
4、師生、生生合作讀對子。還可以試著不看書,背一背。
四、練習寫字。
1、看看這六個生字,哪些字容易寫錯?請告訴大家。
2、教師范寫幾個不大好寫的字,并提示學生:“冷”的最后一點別忘了;“淡”的三點水要分開,別寫成“言”字旁了,否則就成了“談”字了。
3、學生描紅、臨寫。
五、拓展練習: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并正確書寫七個會寫的生字,學習一個新筆畫“豎彎”。
2、熟讀并背誦課文,了解農諺所提示的時間的變化。
3、處理課后練習,相繼發展語言。
教學重點:
認識并正確書寫六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掌握新的筆畫。
教學難點:
背誦諺語。
教學準備:
幻燈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觀看冬天的錄像。
1、你覺得錄像的景色怎么樣?你知道冬天節氣的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冬季節氣的課文。
3、板書:九九歌。
4、解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準生字。
3、教師板書生字。
4、開火車讀生字。
5、指名讀,齊讀。
三、聯系生活,感受冬天
1、聯系生活中觀察到的和課前同學們搜集到的有關資料。說一說冬季節氣的特征。
2、教師巡視指導,如何運用資料,把話說清楚。
3、匯報交流。
4自由讀,指名讀。
5、小結學習方法。
四、指導書寫
1、指導“四”的寫法。
認識新筆畫“豎彎”,教師在虛宮格中范寫,學生仿寫。
2、指導“九”的寫法。
重點指導筆順。
3、指導“手”的寫法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8個生字。
3、感受詩中的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想像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的天氣怎樣?那么你就拿起書本扇一扇,體會有風,你看見風了嗎?葉圣陶爺爺是怎么看到風的呢?板書:風
2、解題:
什么是風?(由于空氣流動形成了風)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多讀幾遍)
2、認生字卡片,并在課文里圈出來,再讀一讀。
3、自由讀課文,標一標這首詩有幾節。
三、細讀課文:
1、導學第一節:
(1)自讀第一節(注意:把詞連起來讀一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從哪個詞可以看出風來了,并把它圈住)
(3)做一做樹葉顫動的動作。
(4)指導朗讀:
自讀、賽讀、跟讀、自讀、指名讀
2、合作學習第二節
(1)自讀第二節(注意重音、停頓)
(2)同桌互讀第二節
(3)讀了這一節你怎么知道風來了?(圈出表示風來了的詞)
(4)指導朗讀:
指名讀、分組讀、帶動作讀
3、自學第三節
(方法同第一、二節)
四、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3個事例告訴我們風的存在,其實只要認真觀察,我們就會發現身邊處處有風。不信請看。
五、擴展延伸:
活動一:(1)吹泡泡
(2)生續寫詩
活動二:(1)擺動紅旗
(2)續寫詩
活動三:想想自己在哪看見過風?并續寫一首詩。
活動四: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或作詩、或畫畫)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泊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火燒云變化的特點。
3、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描寫顏色和形狀兩個典型語段進行仿寫,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掌握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火燒云變化的特點,并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難點:
掌握寫作技巧,學會觀察大自然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走近火燒云。
由猜引入,出示圖片。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
二、走進火燒云。
設計搶答活動,先請同學們讀課文,了解課文后,進行搶答。
三、美讀火燒云。
1、讓學生放開聲音云朗讀3—6自然段,用自己的眼睛云尋找?,云發現為火燒云的美麗,把把你感覺的美麗分享給同學們聽一聽。引導學生體會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想旬其它火燒云的顏色。
3、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語言美,體會描寫顏色和形狀的語句。
四、仿寫火燒云。
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描寫顏色和形狀兩個典型語段進行仿寫,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
五、走出《火燒云》,描繪大自然。
課外作業拓展,請學生學著作者的觀察方法,云觀察自己喜歡的自然景象,寫一寫煙火、天空的云、海上的浪潮......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8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學習本文寓情于物、立意獨特的手法。
2、學習本文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主題的寫法。
3學習楊柳所表現出的不求索取、甘于奉獻、不忘根本的可貴品質。
二、教學重點:
用對比手法突出重點。
三、教學難點:
寓情于物、立意獨特。
四、教具:四張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引題:
三則科學界對植物所做的實驗
分析:植物也有“喜、怒、哀、樂”。植物也有生命力,我們不能隨意踐踏它們,同時讓學生們知道文學家賦予植物象征意義是有科學根據的。(激發興趣)
2、指出下列花木的象征色彩:(課文延伸)
桃李——門生(俗話說“桃李滿天下”只門生眾多的意思)
竹——氣節(四季青翠,姿態瀟灑自若,有寧折不屈的氣節)
荷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菊梅——傲骨(深秋時節傲霜怒放,不畏嚴寒,獨步早春)
柳——依戀(枝葉軟如絲,風起時柔條千縷,依依飄飄)
3、①小聲默讀課文(熟悉課文)
思考:作者贊美楊柳的什么精神?標段
②應弄懂的詞語:荊棘、宅邊、冠冕、執著、芍藥、皈依、高踞
③分析1直3段,板書如下:(分析課文)
作者與楊柳有一段自然的緣分
認識楊柳、偶然
批評世人、虛偽
熱愛楊柳、偶然
批評世人、虛夸
作者:率真自然
④分析4直7段,板書如下:
作者發自內心贊美楊柳
外形:珠子、S線
內質:不求索取、甘于奉獻
對比牡丹、葡萄
不忘根本
對比其它花木
楊柳:樸實謙遜
⑤歸納寫作特點:對比鮮明寓情于物(整合課文)
⑥歸納中心思想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9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范讀,邊想一想“我”為什么那么癡迷于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了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 縷 芳 吁 耍 訓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颼 撩 梳
衰 絹 僑 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抄詞、讀課文。
六.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發育
生物課上――>驅逐迫害
小學語文教案500字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最后一分鐘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學習過《東方之蛛》,對香港有所了解了。談談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學生從“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香港回歸歷程”、“香港被割讓的歷史”等,從而加深對香港的了解。
三、品讀課文
1.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每節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情感。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靈”;“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把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
(2)聯系所收集的資料理解詩句,體會情感。教師播放自鴉片戰爭以來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多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使大海歡騰”的那種場面。讓學生理解“使大海歡騰”的意思
四、指導學生朗讀
“三分詩,七分讀”。結合詩歌內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注意節與節之間以及每一節之內詩詞句間的停頓。